【媒体看鸡西】光明日报 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区新阳村:煤矿坑变身“聚宝盆”
发布时间:2024-10-25 浏览次数:

  

【媒体看鸡西】光明日报 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区新阳村:煤矿坑变身“聚宝盆”

  新阳是革命老区村,东北抗联四军红色交通站就坐落在这里。2012年1月份,村两委班子、全村34名党员集体来到“革命老区村■★◆”牌匾下庄严宣誓■★◆:当年抗击日寇的岁月那么艰苦■■★◆★★,我们的先辈们流血牺牲都不怕■◆★;现在,我们要带领村民传承先辈们的宝贵精神财富,积聚奋进力量■★◆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。

  2023年,新阳景区吸引游客60万人次★★■◆,今年1至9月,这个数字已经突破60万。新阳村由落后村变为先进村★★,先后获得了多项荣誉■★■。2022年,新阳村被民政部授予◆■◆★“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”荣誉称号。此外◆★★,新阳村还获得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、省级文明村、省乡村旅游示范基地■★◆、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等10余项荣誉。

  “10年前,新阳还是当地有名的落后村,集体负债126万元,环境■★◆、耕地等问题层出不穷■◆。要说村民们意见最大的,就是当时的煤矿坑。■■◆■★★”在水清岸绿★◆、游人如织的新阳湖畔,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方正智讲述着煤矿坑的“蝶变”故事★■★◆。

  十一长假刚过,村民尚超就带领员工在景区里规划2024年至2025年冰雪旅游文化项目■■◆★■◆。近3年■◆,他投资在新阳村建起了露营地、儿童乐园,做起特色民俗餐饮,推动新阳湖景区业态向“新阳小镇◆◆★■■★”提升,不断满足游客新需求。“未来,我们的目标是利用好新阳湖生态资源,规划建设独具北方特色的康养基地★◆◆★◆■。◆★”尚超信心满满。

  1年、2年、3年……在党员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◆★◆★★,煤矿坑实现了蝶变:曾经滋生蚊虫的淤泥被挖到岸边,成为一行行柳树生长的沃土;引入清澈干净的河水后◆■■■★,曾经臭味难闻的水域变成了一泓碧水◆◆■★;荒芜的煤矿坑中★★◆■■★,种上了蒲草、芦苇和寒地荷花,良好的生态引来了久违的候鸟。经过治理◆◆★★◆,曾经的煤矿坑成为湖泊湿地■★◆,引来了游客,变为名副其实的◆■“聚宝盆”

  10月24日◆★■,【光明日报】第5版刊发《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区新阳村◆■★★★:煤矿坑变身“聚宝盆”》,报道我市城子河新阳村传承红色精神,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,实现矿坑的“蝶变”故事◆★■■◆★。

  地窖里,长长的隧道灯火通明,一排排腌制酸菜、糖蒜◆◆★■■★、咸蒜的木桶旁,村民林渤汶嘎嘣一口咸蒜开始了直播。林渤汶曾在企业做过职员,也曾干过养殖业,如今专门为当地的窖缸酸菜◆■、糖蒜■◆★★★、咸蒜等农副产品直播带货。今年■★,仅糖蒜■■★、咸蒜就卖了100多万元■◆。他还为家乡培训主播800余名,又成立了跨境电商公司。“我从小在新阳村长大。新阳现在美了,村里特别支持我们年轻人创业,我决心扎根家乡干一番事业。■★★”他说。

  国庆期间,和往年一样,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区新阳村的村民们又收获了一份别样的甜美——成片成片的大葡萄。

  煤矿坑的变迁,给新阳村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改变。景区不仅解决了60多位村民的就业问题,还在农闲时节开放给村民开店做生意。村民李阳靠着木工手艺◆■,一年四季在景区忙■■★,他的爱人李玉华是景区的勤杂工■◆★■■、环卫工★■◆■★。“儿子大学毕业,已经参加工作。加上我们两口子打工,一年下来,收入十几万……”李阳说。

  为了配合机械作业,党员带着村民在齐腰深的水中站了7天■■◆★;建筑工地工人不足时★■◆,大家都表示■◆◆■★“需要人手招呼一声,我们有的是力气”★◆◆■;看到工地上需要抽水时★★■■★■,还有人主动拿出了自家的水泵★★◆■■★。

  村民曹广新的■★“新阳山庄★■★★◆”,就开在新阳湖畔◆★◆。旅游旺季时,来到新阳村的游客都爱在这里品尝当地特色美食。平时,曹广新还腾出场地◆★★◆,让这里成为休闲娱乐的活动中心★■、村民议事的“湖边议事厅”。

  “咱村人均才1亩7分地★■★◆★,这个坑就占了222亩,至今荒着。◆■■★★■”“哪怕利用起来养鱼养虾,也比晾在这儿强啊……”那时,煤矿坑前■◆◆◆■,村民代表莫衷一是。“大家说的都是实情◆★★,在理!”方正智回忆◆◆◆★★,村民的期望坚定了村两委的决心,推进乡村振兴,就从煤矿坑破题:治理矿坑,恢复生态,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。

  ◆◆■◆★■“这葡萄都紫黑带霜,熟透了,汁液饱满,酸甜可口……◆■◆★■”看着乡亲们的劳动果实,74岁的顾梅兰乐得合不拢嘴。新阳村常住人口103户、410人,村民们收获的这份“别样甜美”■■■■◆,源于一个煤矿坑的“生态蝶变”★★■■◆■。

  顾梅兰是新阳村原党支部书记,10年前★■★,她带领村民一株苗一株苗地栽培葡萄。如今,景区内的新阳湖畔,总长约为1314米的葡萄长廊绕湖一周,还被游客亲切地称作■◆◆“一生一世■■★”爱情隧道。每年秋季■■★◆★◆,每户村民都能从长廊结出的葡萄中,分得10斤又大又甜的葡萄。“我这么大年龄了◆■,还能在家门口打工,靠劳动过上富裕生活■◆■◆,别提多幸福了■■■◆!”她笑着说。

分享至:
返回顶部